一度热火朝天的“古镇热”,如今却烧出了遍地的“鬼城”。这股热潮曾承载着无数地方政府和资本的梦想,寄望用“文化+旅游”模式带动地方经济腾飞。但现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在全国数千座“古镇”中,不少项目不是人去楼空,就是烂尾成景,甚至有些古镇刚建成一年就被推倒重来。几亿、几十亿的投入,就这样被埋进了“伪文化”的泥沼里赛事热点追踪,成为了一个个让人唏嘘的失败案例。
随便举两个例子都足够震撼人心。陕西的白鹿原民俗村,3.5亿元砸下去,刚开业时热闹非凡,但不到一年游客纷纷散去,最后只能黯然拆除;济南的宋风古城更夸张,40亿元巨资砸下去,结果只建成个半拉子工程,如今成了当地的“烂尾地标”。这种高昂代价背后,藏着的到底是粗放开发的后遗症,还是我们对“古镇旅游”这门生意的理解出了偏差?
一个根本问题是,这些所谓的“古镇”缺乏灵魂。游客为什么愿意去丽江、乌镇?不是为了拍拍仿古建筑,而是为了那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生活体验。但很多新建古镇,只是把江南水乡的模板批量复制了一遍,千篇一律的青砖灰瓦、复刻的街景,空有一副漂亮的外壳,里面却没有让人流连忘返的故事和内涵。等游客发现这些古镇不过是“换个地方摆摊”的商业街后,他们的热情自然降到了冰点。
更让人无奈的是,不仅设计上的同质化问题严重,运营上也充满了短视思维。一些古镇项目以吸引资本为核心目的,快速建成、快速招商,租金高得离谱,导致真正有特色的商家入驻不了,剩下一堆卖大同小异纪念品的铺子,把游客当“韭菜”割。加上活动策划乏善可陈,宣传套路老旧,游客能来一次就算不错,别提二次消费了。
说到底,这种失败的背后,是资本逐利和政府追求“面子工程”一拍即合的产物。资本看中的是短期回报,地方政府看中的是GDP数字和“政绩工程”,大家都没打算静下心来搞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很多古镇项目仓促上马,宣传时动辄冠以“文化复兴”的高帽子,实则连基本的文化挖掘都没做好,硬生生把文化旅游搞成了地产开发。
“义乌金融改革的最初目的就是为解决国际贸易领域的贸易结算贸易融资问题,通过改革推动国际贸易便利化。”2021年,在对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专项改革的评估中,专家组写出如是评语。
同时,北汽蓝谷9月2日晚公告,公司股东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拟向子公司北汽新能源进行增资,增资金额20亿元。北汽蓝谷与北京汽车的控股股东均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那这些失败的古镇还有救吗?其实,并非所有项目都无药可救,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打破过去那种粗放、短视的发展模式。首先是得让古镇有“故事”可讲。像云南的沙溪古镇,靠重现茶马古道的历史记忆,吸引了大量游客;湖南凤凰则通过讲述湘西的民俗风情形成了独特的卖点。没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也可以深挖当代民俗或地方特色,哪怕是本地小吃,都可能成为吸引游客的法宝。
此外,光靠“看看景”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游客了。大家更喜欢有参与感的体验,比如古镇里的手工艺课程、传统节庆活动,甚至可以开发一些沉浸式的文化游戏,把游客当主角“带入”古镇的历史和文化里。这样的模式,远比摆几个仿古街景更有吸引力。
运营策略也得跟上。想让商铺有活力,得降低租金门槛,吸引那些有创意、有特色的本地商家入驻,而不是一堆毫无灵魂的纪念品摊位;宣传上,也得结合年轻人的喜好,短视频、直播带货这些方式,比花钱请明星拍宣传片实用得多。
最重要的是,古镇不能只是靠“旅游”一条腿走路。它完全可以发展为多用途空间,比如影视拍摄基地、文化创意园,甚至生态教育基地,吸引多元化的客群,真正把它的价值发挥出来。
这些年赛事热点追踪,我们造了太多“青砖小瓦”的空壳,但一个真正成功的古镇,应该是一个承载文化和情感的场所。问问那些砸钱建古镇的开发商和官员:你们在做这些项目时,想过游客到底需要什么吗?只顾自己赚快钱的路子能走多远?别等烧光了钱,才来后悔古镇变成鬼城。古镇的复兴靠的不是奇迹,而是脚踏实地的规划和运营——你觉得呢?